跨越千里的锦旗和感谢信
“要不是因为法官的坚持不懈,估计这笔钱也没那么快能讨回来。”在电话里,刘女士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,向承办法官连声道谢。
2022年1月,四川省叙永县的刘女士承包了高州市新垌镇某工厂的一条生产线,并雇佣了一批工人在生产线工作。根据刘女士和工厂签订的生产线承包合同约定,刘女士负责生产线的日常运营,工厂每月向刘女士支付承包合同工程款,刘女士再向生产线工人发放工资。可在2023年3月,工厂因其他纠纷停工,刘女士的承包合同工程款、生产线工人的工资一下子没了着落。这可把刘女士急坏了,面对一众工人的追讨,刘女士多次与工厂方沟通协调,但均未能取得很好的结果,无奈之下,刘女士只能向高州法院提起诉讼。
2023年10月,高州法院新垌法庭就此案组织第一次开庭,可工厂方却没有到庭参加诉讼。
“张法官,我从四川来到陌生的高州,人生路不熟,本想着凭自身努力挣钱养家,但工厂一直拖欠着我的工程款,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没有收入,还要到处借钱垫付工人工资,现在生活非常困难。今天被告还不到庭协商,我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。”庭后,刘女士愁容满面地向承办法官倾诉。
“对于案情我们已基本清楚,我们再想办法联系一下被告公司,争取努力化解你们之间的纠纷。”承办法官意识到,该案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,若简单地一判了之,问题可能无法得到根本解决,甚至可能会对当地的营商环境造成影响。为了妥善迅速解决该案,承办法官决定到工厂实地走访,进行面对面协调沟通,摸清工厂的基本情况。
“我们并不是故意想赖账,是因为工厂有其他纠纷,导致款项暂时没办法落实,我们需要些时间解决资金周转问题。”工厂负责人陈某一脸为难地向承办法官说明了工厂目前的困境。“你有你的难,这我们理解,但工厂的其他纠纷与你们欠刘女士的承包款是两码事,你不能把工厂的难处转嫁到刘女士身上,更不能消极应诉,应该积极参与调解,看双方能不能协商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。”了解到工厂的难处,承办法官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典型案例,以诚信经营为释法切入点,引导工厂履行应尽的付款责任。
经多次协调,双方形成初步调解意向。承办法官遂打铁趁热,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庭进行调解,最终一方同意给予宽限,一方表态设法履约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明确工程款支付数额和具体期限。
2024年1月16日,工厂负责人陈某来电称已筹备好工程款项。承办法官随即联系刘女士到法庭做好交接手续。但刘女士表示其已经回到四川,来回路途遥远,且将近春运,购票困难,希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办理交接手续。为能将司法便民利民的宗旨落到实处,综合双方相隔千里的实际情况,法官建议双方可以通过“粤公正”线上小程序确认支付款项。
2024年1月19日,相隔千里的刘女士和工厂负责人通过“粤公正”线上小程序完成了承包款28万多元的转账和签收,通过手机屏幕,刘女士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。短短十几分钟,案件就得到了圆满解决。
“非常感谢能在他乡遇到认真、敬业、秉公办案团队,对法庭工作人员公平、廉洁、高效的执法表示感谢!”春节开工后,新垌法庭收到了刘女士从千里之外的四川邮寄过来的锦旗和感谢信,向办案团队表达感激之情。“这是我们收到最好的‘开工礼物’了!”法庭工作人员笑着说。